


5月15日晚7点,副校长何清湖走进含浦校区3117教室“形势与政策”课堂,与300余名本科学生、教师进行面对面交流,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文化自信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的专题讲座。
何清湖结合中医文化的自觉自信问题,全面讲解了文化自信的发展历程、文化自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的主要路径。报告中,何清湖着重阐述了中医文化自信的五个特征,即充分认知、价值认同、敢于借鉴、不断创新以及勤于实践。他指出,充分认知中医体系,对中医的优势和不足予以正确认识,这是中医文化自信的前提和基本要求;坚持中医文化自信,要全面认同和肯定中医的价值,充分理解中医的临床疗效性,认识到中医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治重病中的协同治疗作用,在康复治疗过程中的核心作用。何清湖更是通过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专家张涤教授2017年日均接待门诊病人150人次,年门诊量达到6万人次为例,激励同学们要在实践中坚持中医文化自信。
一个半小时的精彩报告中,何清湖以深厚系统的理论认识、精简凝练的要点梳理,引导广大师生对文化自信特别是中医文化自信有了全面、深刻认识。他引经据典、妙比连连的生动讲述更是引起在座师生的强烈共鸣,教室里不时响起掌声和笑声。报告接近尾声,何清湖向同学们“剧透”了将在本周六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次中医药文化学术交流研讨会上做《让马王堆医学文化鲜活起来》大会主题报告。马王堆医学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发展过程,将为同学们更好理解如何坚持中医文化自信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鲜活案例。何清湖号召广大师生行动起来,让祖先留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鲜活起来,实现它的当代价值。
报告结束后,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叶利军作总结发言。她表示,何校长的报告理论深厚、深入浅出、条理清楚、情绪饱满,是一堂非常生动、成功的“形势与政策”课,值得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习、借鉴。她强调,中华文明之所以五千年延续不断根源就在于文化自信,鼓励同学们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日常学习,由内而外地自信起来。
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教务处相关科室负责人以及部分教师代表聆听了本次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