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赓续红色血脉,筑牢青年信仰之基,6月15日,湖南中医药大学潇湘习哲社组织社团骨干及学生代表近二十人,在指导老师罗雪花带领下,赴革命圣地韶山开展主题为“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的行走的思政课课堂。通过实地参观、现场教学、研讨交流等形式,青年学子在毛泽东同志生活战斗过的地方沉浸式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凝聚奋进新时代的青春力量。
红色热土悟初心,伟人故里强信念
活动期间,师生们先后参观了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毛泽东故居等红色教育基地。在纪念馆内,一件件珍贵文物、一幅幅历史照片生动再现了毛泽东同志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峥嵘岁月;在故居简朴的农舍前,同学们驻足凝望,深刻体悟一代伟人“孩儿立志出乡关”的家国情怀。罗雪花老师现场讲授微党课,结合毛泽东诗词与革命故事,阐释“为有牺牲多壮志”的革命精神,号召青年学子以信仰之光照亮奋斗之路。
青春对话历史,实践砥砺担当
“站在铜像广场宣誓时,我仿佛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社团负责人雷同学表示。在铜像广场,同学们在罗老师的带领下,将寄托着无限哀思与敬仰的鲜花敬献于伟人铜像。接着,队伍中的党员、团员们,面向铜像深情地朗诵了诗歌《人民万岁》,“你走上天安门城楼是为了高呼人民万岁,把握历史的人民才会让你在史册上永放光辉”同学们声情并茂地朗诵着,眼角微微闪着泪光。朗诵声在青山绿水间回荡,是怀念,更是传承。随队指导老师发表了现场感言,勉励大家要将今日之所见、所闻、所感,内化为坚定的理想信念,外化为勤奋学习、服务人民的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将革命精神代代相传。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信仰的力量在细雨中升腾,在青年心中扎根。
“站在主席故居的屋檐下,看着门前的池塘和远处的青山,那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韶山精神,从未如此真切地撞击我的心灵。”一位参与活动的2024级中医专业学生在归程的分享中动情地写道,“作为未来的中医人,我们不仅要精研《黄帝内经》《伤寒论》,更要读懂这本用鲜血和信仰写就的‘红色经典’。精研医术是本领,而像革命先辈那样,心怀家国、服务人民、无私奉献,才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我们要把这份‘红色基因’转化为守护人民健康的仁心仁术。”
创新形式提质效,知行合一育新人
据悉,潇湘习哲社近年来持续深化“行走的思政课”品牌建设,在此之前去过杨开慧故居、刘少奇故居、任弼时故居等地,旨在通过行走的红色之旅,提升思政课的教育感染力与时效性。此次韶山红色之旅,学生通过“行前有准备、途中有讲解、现场有仪式、观后有思考”的沉浸式、体验式学习模式,让书本上的历史变得可触可感,让抽象的精神变得鲜活生动,有效激发了青年学子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马院相关负责人指出,此次活动是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生动实践,未来将继续用好湖南红色资源,引导青年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以“强国有我”的姿态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