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刘莉:将湖湘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大思政课”建设

2022年09月15日 14:34 刘莉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今年8月,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要求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湖南红色资源丰富、红色基因厚重,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具有鲜明湖湘特色的红色文化,是思政课的活教材、资源库。如何以湖湘红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是摆在湖南省高校和思政课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擦亮“红”的底色。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湖南是“伟人故里、将帅之乡、革命摇篮”,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建军、建政的重要策源地,遍布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足迹。他们接受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文化的熏陶,确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并矢志不移地为之奋斗。他们是党的重要创始人、党的指导思想的主要缔造者,比如蔡和森第一个提出“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毛泽东第一个提出“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他们是革命军队的主要缔造者和重大战役的指挥者,领导了秋收起义、湘南暴动、通道转兵等重大历史事件,毛泽东指挥的三次反“围剿”在中外军事战争中彪炳史册。我们要充分了解湖湘红色文化与中国革命的渊源,与社会主义信念、共产主义理想的渊源,深刻阐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引导青年学生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

讲好“红”的故事。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期间强调,要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在“经世致用、兼收并蓄、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文化熏陶下,湖南人素来以“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闻名,在革命战争时期更是如此。据统计,湖南查明在册的革命烈士达15万名,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这些红色故事,见证了革命先辈对革命理想的矢志追求、承载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我们要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理想信念、精神气质、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找准湘籍革命家、英雄烈士人物故事与思政课的关联处和切合点。在思政课的各门课程中都可以开设湖湘红色故事专题内容,充实教学案例,用故事感染、感动、启发学生。同时要注重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听得进的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积极运用小组研学、情景展示、课题研讨、课堂辩论等方式组织课堂实践,让思政课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

用活“红”的资源。湖南红色资源丰富,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每一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一件革命文物,都是一部历史教科书、一座红色育人库、一个“大思政课”教学基地。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善用实践教学基地“大”课堂,不断丰富“大思政课”的途径和载体。可主动对接省内各类实践教学基地,开发现场教学专题,开展实践教学,也可与有关实践基地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加强研究和资源开发。建设思政课教学资源库,整合全省优秀思政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力量,组织开发一系列以湖湘红色故事、湘籍革命先烈为主题的优秀思政课教学素材,比如有关“半条被子”的思政课程等,将课件、讲义、教学配图、微视频、融媒体公开课等优质教学素材共享,引导教师开发一系列高质量、多形式的教学案例,打造一批思政“金课”,推动“大思政课”真正入脑、入心、入行。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中医药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文章来源:湖南日报 2022年08月30日 第08版 理论·学习

原文链接:将湖湘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大思政课”建设-----湖南日报数字报刊 (voc.com.cn)



上一条:【新湘评论】童千千:切实履行为党育人光荣使命
下一条:【新湘评论】刘莉:发挥湖湘中医文化的思政教育作用

关闭

地址:湖南中医药大学含浦校区三号教学楼9楼    电话:0731-88458737    邮编:410208

版权所有 ©湖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技术支持:恒远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