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作为我国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中医药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特色明显——中医始祖炎帝葬于炎陵,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药典籍《五十二病方》出土于马王堆汉墓,医圣张仲景坐堂行医于长沙,药王孙思邈龙山采药,古汉养生精、妇科千金片、汉森四磨汤等湖南中药产品家喻户晓。当前,湖南应充分发挥“一带一部”区位优势,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充分发挥中医药资源和文化大省的优势,擦亮湖湘中医药文化这张名片,促进中医药对外传播和国际交流。
建设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目前,我省在“一带一路”沿线建有韩国圆光大学孔子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迪拜分院、中国-巴基斯坦中医药中心和津巴布韦中医针灸中心,在中医教育、医疗、科研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国际合作。基于此,建议我省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主体,以中医教育、医疗输出为重点,充分利用“中非经贸博览会”平台和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优势,通过医教结合方式,积极与非洲、中东、中亚、东南亚等地区有合作潜力和意愿的国家开展中医药合作,建立中医药国际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开展中医药理论与临床等领域的合作研究,不断提升海外中医药学科研能力和学术影响力;推进中国-德国中医药中心、中国-柬埔寨中医药中心等海外中医药机构建设,为海外民众提供中医医疗和养生保健服务,推动中医药融入相关国家卫生和医疗保障体系。
发展中医药健康产业。加强湖南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需要湖南在提升中医药文化软实力的同时提高其在国内外中医药市场的参与度,大力发展中医药种植业、工业、商贸业、健康旅游等产业,积极促进经济发展,为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提供支撑。建议借鉴银黄清肺胶囊走进巴基斯坦的成功经验,立足安邦制药、春光九汇、千金药业、九芝堂等企业,打通各种技术和政策壁垒,推动更多湘产中药产品以药品、保健食品、功能食品等多种方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注册,形成知名品牌;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级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为平台,加强“互联网+中医药”跨境健康服务,探索为海外民众提供中医药健康咨询、网上复诊服务;以邵东廉桥、长沙高桥中药材流通市场为抓手拓展中医药服务贸易市场,做大我省中医药在药材提取、医疗保健等服务贸易领域的优势,鼓励中药企业设立中药海外仓、建立中药材海外种植基地,进一步提高新兴国家市场中医药对外贸易占比;打造邵东廉桥中药材小镇、浏阳社港正骨医药小镇等一批中医药特色小镇及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医养康养基地,继续办好隆回花瑶金银花节、江华瑶医药节等品牌文化活动,建好炎帝陵、仲景祠、药王庙、“橘井泉香”等一批中医药教育文化宣传基地,形成湖湘中医药文化旅游品牌。
加强中医药文化交流。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我省与沿线多个国家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开展中医药文化交流。比如湖南中医药大学获批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建设了中国-卢森堡中医药合作研究中心等,开展境外合作办学、短期培训等国际合作项目;中医药传统保健功法队赴芬兰、尼日利亚、菲律宾等多国开展巡演活动。基于此,建议我省积极利用国家驻外使领馆、中医药海外中心、孔子学院和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等多种平台,踊跃参与各国政府互办的“国家年”和“中医药周”等活动;以中医传统保健功法、中华武术、中国药膳、中医针灸、中医药文化产品为主要内容,举办湖湘中医药文化巡演巡展、巡回科普宣传、适宜技术体验活动,促进湖湘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提升其海内外影响力;依托中医药院校开展对外合作办学,扩大海外留学生规模,强化中医药学历教育;搭建中医药海外学术交流平台,举办高水平国际学术活动,积极参与制定中医药领域的国际标准,推动湖南中医药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生根发芽。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中医药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文章来源:湖南日报 2022年06月02日 第11版 理论·智库
原文链接: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大力传播湖南中医药文化-----湖南日报数字报刊 (voc.com.cn)